时光里的甜蜜蜜
童年是我们的时光很纯粹,能吃到一颗甜甜的糖果就能甜一天。在或者我们的童年,挖个坑,画道线,找块石子,都能玩一天。那些美好的记忆,就像藏在心底的糖果,偶尔拿出来回味,依然能尝到最初的甜味。童年给人以希望,让人无尽憧憬。童年给人以渴望,让人无限回味。
在那个物质不算丰裕的年代,孩子们的快乐从不需要昂贵的代价。玻璃柜里那五颜六色的玻璃球,至今还保持着当年的模样:透明的玻璃球摸起来丝滑作响。70年代末的孩子大概都记得,揣着几个人三五成群在一起,一起玩玻璃弹珠,不知不觉中一天就过去了。
弹弓
找一根“丫”字形的树枝或者用粗的铁丝拗一个,绑上椽皮筋和弹槽,这样就做成一个简单的弹弓,子弹多是石子或者纸团。对男孩子来说,弹弓是每个人都有的玩具,就好比布娃娃是属于女孩子一样。
在城乡怀旧馆的墙面上面特意展示了那个时代孩子们的欢乐,一张照片孩子们画着歪歪扭扭的“房子”格子,粉笔线已经有些模糊,却让人忍不住想脱下鞋子,像小时候那样单脚跳进去。跳房子大概是70、80年代最“全民”的游戏了,用粉笔在地上画几个方格,写上1到9的数字,再捡一块小石子,单脚跳着把石子踢进每个格子里。谁要是踩了线,或是没踢准,就得乖乖下场当观众。那时候的孩子好像永远不知道累,课间十分钟要跳,放学回家路上也要蹲在路边画格子,直到夕阳把影子拉得老长,听见妈妈喊“回家吃饭”才恋恋不舍地散开。
堆雪人
最让人怀念的,大概是那些和自然有关的游戏。尤其是冬天,要是下了雪,就堆个雪人,用煤球做眼睛,用胡萝卜做鼻子,再找个红布条当围巾,然后和小伙伴们打雪仗,直到浑身是雪,手冻得通红也不肯停。那时候的快乐,藏在泥土里,躲在风声里,融在阳光里,简单得就像天上的云,看得见,摸得着。
老电影
在看卡墙上挂着的一张张旧的电影海报,有《地道战》、《上甘岭》、《桥》、《庐山恋》等场景。70年代末80年代初,村里要是放露天电影,那绝对是件大事。太阳还没下山,孩子们就搬着小板凳去晒谷场占位置,有的爬上树,有的蹲在墙头上,银幕一挂起来,整个村子都热闹起来。电影开始前,喇叭里会放些流行的歌曲,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,买根冰棍叼在嘴里,冰凉的甜水顺着嘴角往下流。虽然一部电影看了好几遍,台词都能背下来,可每次看到精彩处,还是会跟着大人一起鼓掌、叫好。直到电影结束,人群散去,还能听见几个孩子在模仿电影里的台词,一路打闹着回家。
在怀旧馆里慢慢走,看着那些熟悉的老物件,听着那些遥远的声音,仿佛能触摸到时光的温度。70、80年代的童年,没有智能手机,没有互联网,甚至连电视都是稀罕物,可孩子们的快乐却从未因此减少。一颗糖的甜,一次跳房子的赢,一只竹蜻蜓的飞,都能让人开心一整天。那份快乐,简单得纯粹,纯粹得让人怀念。我们怀念的,或许不只是那颗糖的味道,不只是那个游戏的输赢,而是那个年代里,人与人之间的亲近,人与自然的和谐。
饼干盒
馆里的展台上还摆着一个铁皮饼干盒,这在孩子们眼里面,这可是百宝箱,里面装着弹珠、毽子、沙包,木制手枪。要是往里面放些简单的零食,那就更美了,就像童年里的调味剂,让平凡的日子多了几分滋味。
28大扛
你还记得以前的28大扛吗?小时候放学了坐在父亲骑行的自行车后面一起回家,昂首永远是父亲挺直的背影,把路边的白杨树和小伙律们都甩到了身后。时光飞逝,我而最早的骑行史也只就只剩下几张旧照片和用不磨灭的记忆了!
走出怀旧馆这个过去的时空,我们会发现原来,那些简单的快乐从未离开,它们只是藏在了时光的角落里,等着我们偶尔回头,重新拾起。而这座怀旧馆,就像一个时光的容器,装着70、80年代的甜,装着那些泥土里的游戏,装着街巷里的喧闹,也装着我们心中对本真的热爱。